查看原文
其他

一块屏幕连接三所学校,师生说“这门课我还想上!”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中山大学
2024-12-03


“接下来这个问题,我们选一位喀什的同学来回答。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答案?”喀什大学的智慧课室里,一堂特别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正在进行。同学们兴致高昂地盯着电子屏幕,认真听讲。


提问的人,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菁华副教授。和她一同在屏幕那端的,是中山大学的学生。屏幕这端,坐着喀什大学的学生。





一块屏幕连接三所院校



这门课,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依托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医学统计学》,与喀什大学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共同打造的同名西行慕课,面向喀什大学2023级护理专业的102名学生,桂林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29名学生,中山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的22名学生和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


教学团队包括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方积乾教授,以及顾菁教授、陈雯教授、张晋昕教授、赖颖斯教授、郝春副教授、李菁华副教授、曾芳芳老师、朱淑明老师和吴少敏老师,喀什大学医学院的阿迪拉·阿不来提老师、王坤老师、玛依热老师、谢尔瓦妮古丽老师、宋秋楠老师,桂林医学院的武晓岩教授、秦林原老师等。


一块屏幕,连接了三个地方的师生。超过10000公里的物理距离,横跨2个时区,最初的陌生与担忧在18次跨学校、跨地域的同步课堂中,逐步转化为游刃有余与其乐融融。


喀什大学学生线上听课

桂林医学院学生线上听课


“我们医学院是2022年9月建立的,开设预防医学和护理两个专业,创院院长就是中大医学院原副院长陈元教授。”阿迪拉说,中大派出支援喀什大学的时任副校长杨清华和医学院原副院长陈元两位老师做了很多,还有广东药科大学援疆干部张丽副院长,帮助牵线和推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支持课程建设。2023年初以来,双方在交流中不断加深认识。与此同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口帮扶桂林医学院。于是三所院校一拍即合,确认开展《医学统计学》的慕课西行。


医学统计学是所有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能够为医学各学科的科研工作和实践提供重要支撑。


中大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系主任顾菁介绍,《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而中大开设的这门课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和实践,师资厚实并富有经验,还有四十多年的全英教学历史,推崇先进教学理念。


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建成国内首门《医学统计学》慕课,拥有三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线上方式,一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


这并不是中山大学第一次推出西行慕课。2022年初,中山大学启动筹备慕课西行,与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向喀什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累计输送近50门课程。其中物理学院为喀什大学量身定制的光学课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是云端协同教学新范式的有益探索。


“刚开始确定要以同步课堂形式上课时,我们专门去旁听过物理学院的《光学》同步课堂,他们做得非常好。”教学团队对《光学》慕课印象深刻,在了解到喀什大学医学院和桂林医学院的开课安排后,决心把整门课程都做成同步课堂,并进一步加大涉及院校师生的参与度,加深三方互动,做到“有好课大家一起上”。


中山大学学生线上提问


做一堂精彩的同步课程不难,但如何保证整个学期的每一次同步课堂都做到高水准呢?“网络与信息中心全力支持我们,从寒假开始配合我们进行调试,每堂课我们都提前至少1小时到教室,测试至少3次,技术人员全程跟进待命教务部也专门调整了智慧课室的排期,确保线上课堂所需的硬件设置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李菁华说,同步课堂幕后的工作远比面上看到的多,三所院校为此保持高频沟通,还构思了应急预案,保障课程顺畅有序。


线下课堂的老师可能会用激光笔、板书的形式讲解知识点。但线上的学生只能通过屏幕来看,常规的文字、公式难免会看不清。为适应线上教学,教学团队拆解和重做了至少60%的PPT,还增加了大量动画,方便学生紧跟老师的讲课内容,加强理解。


给学生上课,还给老师“上课”



“直接提供慕课资源,只能做到最基本的教育资源公平。要想实现更深层次的平等,应当要充分结合对方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去扶持,输血的同时更要造血。”


顾菁说,《医学统计学》虽然是专业必修课,但是对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并不同,更要关注到喀什大学和桂林医学院的情况,绝不能照搬现有的教学安排。


中山大学教务部质量处张雁处长和公共卫生学院王庆副院长参与线上备课指导


“我们要‘找寻最大公约数’。”个性化教学,始终是教学团队追求的目标


为此,2023年4月,在正式开课前一年,三所院校就开启了集体备课,中大教学团队手把手“教学”,指导喀什大学医学院和桂林医学院的老师如何把握教学重点,把教材读薄读透。


教学团队线上集体备课


备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好课,也让老师“上了课”。阿迪拉说,自己刚硕士毕业就入职了喀什大学医学院,同事也都是很年轻的老师,集体备课能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课程有哪些知识点、不同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到哪种程度、案例怎么引入、课件哪里需要优化,甚至细节到语速、语气和ppt上的标点符号,中大的老师事无巨细地一遍遍指导。”


这个过程中,中大的老师同样收获匪浅。“我们当时组建团队时,决定由资深教授牵头,挑选了有慕课经验的教师,也吸纳了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以老带新。”李菁华说,作为青年教师,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教学,不仅意义非凡,对自己更是很大的提升。


李菁华在喀什大学授课


“我们于2022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性虚拟教研室‘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全国数十所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顾菁说,学院拥有的资源会全部开放给喀什大学和桂林医学院,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在备课时交流研讨。“而且不能只是我们讲,也要让对方有机会参与,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023年11月17日,中山大学、喀什大学和桂林医学院依托“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行“慕课西行”筹备研讨会。


“中大的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听我试讲完,给了足足3页纸的反馈,每个人都提了很实用的建议。”3月29日,在经过数次打磨后,阿迪拉成功为三所院校的学生讲授了一堂秩和检验的理论课。


“学生反响非常好,超乎我预料,自从上完那堂课,我甚至觉得以后什么课我都不怕了。”


阿迪拉在喀什大学授课

喀什大学课堂

中山大学课堂


这样的课,师生都说还想上



这样的课,老师愿意上,学生也愿意上。中山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本科生饶子健说,课程内容既有课本知识又有事件扩展,开阔了他的视野,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每堂课结束后,教学团队都会搜集学生的反馈,并据此作出调整,遇到反馈有难消化难理解的知识点,下堂课通过回顾前序章节和结合本章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除此之外,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我们希望不仅在屏幕上能看见ppt,还能看见老师,这样更有上课的感觉。没想到很快就实现了。”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授课老师的重视和尊重,也愿意给出有效建议,配合老师一起把课上好。


“我们分析了学生的反馈,发现至少80%的学生高度认同和肯定同步课堂的教学方式。”


不论是中大还是喀大、桂林医学院,老师都发现对比前几年单独给自己学校的学生上课,同步课堂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课堂活跃度,“学生非常热情,像是被‘卷’起来了,都想表现得更好”。


喀什大学学生线上提问


中山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本科生陈可艺说,和不同学校的学生同上一门课,是非常新奇有趣的体验。喀什大学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木尼热也表示,虽然是线上课程,却有很强烈的现场感,大家都在享受课堂。


“我们很愿意继续参与这样的课堂,也希望以后有更多其他课程采取这种跨校同步课堂模式。”


中山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班班长孙源认为,和其他同学共同交流思考,比单纯自己听课能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积极的反馈正是三所院校积极推进本次同步课堂的初衷和期盼。”


顾菁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是线下课堂还是同步慕课,都应做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学生的认可将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85岁,飞去喀什只为上好一堂课



“喀什大学的学生和中山大学的学生一样努力刻苦,喀什大学的青年教师和中山大学教师一样优秀出色!”


4月22日,在经过7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方积乾站在喀什大学的课堂上,毫不犹豫地大力夸奖当地师生。


喀什大学医学院崔晓军院长介绍方积乾教授

方积乾在喀什大学的课堂上课


“方教授来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一直以为他可能只是课上随口一说,没想到真的来了。”阿迪拉说,自己读书时就听过方积乾教授的大名,“那可是写在教科书上的名字!”那天,她兴奋地悄悄拍了好几张方积乾上课的画面。


4月的广州,暴雨连连,航班严重延误。今年已经是方积乾与中大相遇的第33个年头——工作、退休、再返聘,到如今他已是85岁高龄。


“喀什离中大那么远,方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真的特别惊喜。”喀什学生茹则古丽说,看到中大教学团队一行进入教室的时候,又激动又感动。


最后一堂课后,中山大学教学团队与喀什大学当地师生合影


结课之后,中大教学团队在喀什与当地师生亲切交流,以座谈会和讲座的形式分享了许多教书育人的心得和经验。


座谈会上,喀什大学医学院梳理了一份有20多个问题的清单,除了这门课的教学,还有预防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学生怎么指导,其他课程的教学难点痛点等内容,中大的老师都一一详细解答


中山大学教学团队在喀什与当地教师座谈交流


“他们本来没必要这么做,就像慕课西行,我们没有签订协议什么的。他们帮助我们纯粹是无私的义务的,没有硬性要求。但他们做了,而且做得特别好。”


阿迪拉说,她和同事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大的投入和真心

喀什大学医学院写给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感谢信


85岁的老教授,依然坚持站着授课,为每门课程讲好第一课,即使是上了几十年的同一门课,也还会根据听课学生专业和年级的不同增加最新的研究介绍、调整授课内容。


行政业务双肩挑的系主任,在千头万绪中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为了设备调试反复沟通,尽心尽力回应万里之外的请教与咨询。


干劲十足的青年教师骨干,边学边干,越投入越觉得有意义,努力向优秀的前辈学习靠拢,还不忘拉一把同为“青椒”的外校教师。


这,便是中山大学向喀什大学和桂林医学院等西部院校给出的诚意,也是中山大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我们很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慕课西行是特别好的方式。”中山大学教务部质量处处长张雁表示,将总结归纳更多可复制的有效经验,并推动中大更多好课金课以慕课的形式支持西部,辐射至海外。


方积乾上《医学统计学》慕课西行第一堂课


治学严谨,教诲有道,中大教师的言传身教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奋发向上,一丝不苟,喀大教师的谦虚热情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远超课本中、文字中所承载的内容,对于所有学生来说,不仅是智慧的启迪,更是心灵的触动,是再生动不过的“课程思政”


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慕课西行全体团队成员亲笔签名留言的笔记本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到中大去读研!”喀什学生王皓平说,最后一堂课时,中大老师带来了写有他们亲笔签名和祝福的笔记本作为小礼物,一直好好保存着,激励自己。


而在中大北校园的教师办公室里,喀什大学赠送的新疆特色乐器盒也被好好珍藏在书柜里。


慕课西行,行的不止是课,带来的还有希望,结下的还有情谊。



编者按

课程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系教育质量。中山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管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特推出“中大有好课”专栏,为大家介绍更多深受师生欢迎和点赞的新课好课金课,带大家走近中大的课堂,感受课程的魅力,探寻心中的热爱。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中大好课


▼本学期中大下课最晚的课?


▼我们为什么都“AI”上中大这门课?


▼意大利、蒙古、肯尼亚……中大这门课程开到了国外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鸣谢:中山大学教务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喀什大学教务处 喀什大学医学院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文案:邱清萌 吕思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排版:郝心蕊

一读:刘俊鹏

初审:邱清萌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